大家好,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对联学堂第五讲 对联写作的一些知识点,和纵有文采八字对联的问题解析,大家要是都明白,那么可以忽略,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,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,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!
本文目录
陈章:陈继豪诗词对联赏析对联学堂第五讲 对联写作陈章:陈继豪诗词对联赏析这是一篇论文,原文如下:
陈继豪诗词对联赏析
陈章
中华文明高古,语言文字独特,诗词冠于世界,成为诗之国度。古时从帝王到乞丐、从圣贤到平庶,皆能吟咏。文人墨客,更乐此不疲。辛亥革命之后,受新文化运动冲击,诗词日渐式微;四九年以后,被定为“不宜提倡”,更是致命一击。1979年童怀周选编的《天安门诗抄》,大多数近体诗,不符格律。直到改革开放后,这一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才重新焕发青春,各地诗社如雨后春笋,诗人迭出。我所认识的陈继豪先生,可谓其中出色的一位。
继豪兄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、【诗词月刊】深圳站站长,中国楹联学会及其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、深圳诗词学会副会长、深圳书画家协会理事。诗联作品见于【中华诗词十五年鉴】【民族魂—诗词联大观】【中华诗词】【当代诗词】【诗词月刊】【古今诗人颂罗浮】【四海诗人颂云和】【中国对联年鉴】【中国楹联家大辞典】【中国对联作品集】【中国嵌名联大观】等。曾入选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的【2001—2005五年五百佳联】和2013年【佳联三百副】。诗联作品分别在《中国梦想·美丽丽水》大赛以及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世界微征文大赛中获奖。对联作品分别在武当山下丹江口市的“静乐宫”大殿、广东潮阳的卓锡古寺、石泉岩、灵显古寺等山门及各殿镌刻悬挂。
这里,就从他的几首七绝谈起:
百年辛亥(词韵)
奴辫笠冠连夜除,江山此日易新符。
千年帝制飞烟灭,义写中华一部书。
起句“奴辫笠冠连夜除”,就令人喝彩。一首七绝,仅二十八个字,写“百年辛亥”,从“除辫”入手,是一条最成功的捷径。满清,初兴之时和灭亡之际,就总以“辫发”大做文章——
1636年,皇太极明令:“凡汉人官民男女,穿戴要全照满洲式样……有效他国束发者,重治其罪。”
1912年3月5日,孙中山颁布《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》云:“满虏窃国,易吾冠裳,强行辫发之制,悉从腥膻之俗”,“读史至此,辄用伤怀……于令到之日,限二十日,一律剪除净尽,以除虏俗,而壮观瞻,此令”。
“连夜”一词,也足见诗家通晓辛亥革命的历史。
承句“江山此日易新符”。以“新符”呼应“除辫”,如水流花放,极见自然。
从夏商周秦、汉晋隋唐、到宋元明清,政权总是仅在一家一姓之间更迭。但这回不同,是“千年帝制飞烟灭”,这一转,在承句的基础上更进一层;结句“义写中华一部书”,整个辛亥革命的全过程,都被一部《辛亥革命史》包涵了。
《辛亥革命史》从第一章“康、梁变法失败”,到第六章“共和:理想与现实”,全书120万字。为一部煌煌巨著,写就这么二十八字读后感,全诗工雅流畅,层次分明,意蕴深远,已臻古人“一首七绝,廿八贤人”之境。人言元稹二十字宫词:“寥落古行宫,宫花寂寞红。白头宫女在,闲坐说玄宗”,足抵白居易一篇《长恨歌》;该诗之于《辛亥革命史》,也可作如是观。
次韵邓世广先生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口占
曾是硝烟弥国门,江山已改旧乾坤。
奈何仓鼠群而硕,惊扰泉台英烈魂。
该诗可谓“百年辛亥”的姐妹篇。
1911年4月27日黄花岗起义,是海峡两岸、国共两党共同纪念的大事件,大家耳熟能详。
首句“曾是硝烟弥国门”,为读者描摹出百年前那场发生在中国南大门碧血横飞的景象。孙文语“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”。所以承句说:“江山已改旧乾坤”这头两句看似平淡的平铺直叙。但转句“奈何仓鼠群而硕”,如奇峰突起,令人心头一震。本来,承接“江山已改旧乾坤”的,应该是举国新气象,人民享太平。但现实并非如此,一百多年来,“官仓老鼠大如斗”的现象,什么时候停过?清帝逊位后,大小军阀粉墨登场,谁个不是在为自己扩权聚财?
奈何?!行文至此,笔者不禁为诗人这二字击节,它大有民国诗人蒋光慈“我欲哭无泪,欲号无声,欲拼又无兵刃……”的意境。无奈之下,诗人不予直言。但是,精彩的结句出现了:“惊扰泉台英烈魂”。今者不作“妄议”,被惊扰的英烈之魂,乃是最好的回答。此,一浇块垒,堪称神来之笔。尤令人扼腕的是,黄花岗七十二烈士,可不是当年“今亡亦死,举大计亦死”走投无路的渔阳戍卒;也不是历代“死罪好当,饿罪难当”而冒死造反的饥民。他们大多数是受过良好教育、生活优裕的青年才俊。烈士中有9位留学生,28位海外侨胞(其中有华侨学生、商人、工人),3位记者,2位教师,12位工人, 14位军人……。其中以一篇《与妻书》传名的林觉民,他是民国国务院参议、法制局局长林长民之弟、贤媛林徽因之叔,是回国参加反清革命的留日学生。
这群人中龙凤,如果泉下有知,情何以堪?
“奈何仓鼠群而硕,惊扰泉台英烈魂”
这个转结内涵深邃,而又令人一目了然。因此,我将它视为当代诗词政治色彩极为浓烈三联精彩诗作之一。其它两联一是熊鉴的《咏贺龙》末联:可怜剑起人头落,犹说阿瞒是梦中。二是林锡彬的《着陆英伦》末联:泰晤士水分南北,主义向东不向西。
云和湖夕照
夕照苍茫山更幽,云和风物悦清秋。
雁临孤屿归舟晚,好与飞霞竞自由。
该诗是作者2012年秋在浙江云和雅集时的题咏。
浙江云和湖延绵90公里,北靠仙霞岭,南倚洞宫山。在夕阳映照下,更显得苍茫幽静,秋高气爽,令人心旷神怡;起句写景,承句抒情。转句纯用白描:雁临孤屿归舟晚,其中“雁临孤屿”是主体,归舟是衬托;共同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。
大雁,是秋日南飞的候鸟,古诗词中借雁抒情的名句很多,寓意各有不同。如李后主“塞雁高飞人未还,一帘风月闲”、唐无名氏“所嗟人异雁,不作一行飞”、李清照“雁字回时,月满西楼”、沈如筠“雁尽书难寄,愁多梦不成”、温庭筠“雁声远过潇湘去,十二楼中月自明“,等等,是借雁思人。李白的“雁引愁心去,山衔好月来”和“长风万里送秋雁,对此可以酣高楼”是借雁抒发豪情逸兴,展示诗人的豪迈胸襟。范仲淹“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”则是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。另外,王湾“乡书何处达?归雁洛阳边”;高适“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”;李商隐“初闻征雁已无蝉,百尺楼高水接天”等等,都是各有寄意,难以尽述。
唯陈继豪笔下渔舟唱晚之际,“暂歇孤屿之雁”,是蓄势待发,“好与飞霞竞自由”!它与刘禹锡“晴空一鹤排云上”和王勃《滕王阁序》名句“落霞与孤鹜齐飞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陈氏云和湖此雁,堪称旧体诗坛中人人笔下所无之“第一雁”。
陈继豪七绝,总有过人之处,另如下面三首:
观壶口瀑布感怀
浊流奔泻一壶天,莽莽黄河已杳然。
何日晴波鲤鱼跃?稻粱垂岸浪推舷。
九曲黄河,中国第二大河,民族文化的摇篮,却是害大于利。历史上历次人口南移,多数起步于黄河流域。刘禹锡的“九曲黄河万里沙”乃一针见血。黄河至此,两岸石壁峭立,河口收束狭如壶口,形成奔腾汹涌的瀑布。“浊流奔泻一壶天”正是这个写照。黄河要么泛滥,要么断流、沙化,“莽莽黄河已杳然”这正是诗人当时看到的景象,起、承二句表达诗人压抑的心情和由此引起的感叹。转、合两句,引用了“左慈戏曹操”这个典故中著名的黄河鲤鱼,表现了诗人的无限憧憬:晴波跃鲤,稻梁垂岸,浪涌船移……。全诗音韵铿锵,一气呵成。读之令人难忘。
金沙江遐思
仰首雪山腾玉龙,云披哈达入苍穹。
飞崖虎影今何在?依旧金沙水向东。
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,从青海流经四川、云南。丽江境内江段,有世界落差最大、以险要雄奇著称的峡谷虎跳峡,江流最窄处仅三十余米,老虎一纵即过。诗人站在虎跳峡东望,高耸入云的玉龙雪山,历历在目,云如哈达围绕。启承以景入诗引发“遐思”,深得形象思维之妙。转句设问,昔日曾在深山不可一世的虎影,如今何在?但不管天下发生什么变化,丝毫不变的是金沙江水依旧滔滔奔流东去。该诗形象生动,言无尽,遐思无限,意趣无穷。
种田歌
—答友顺同学
肩挑日月笠遮天,矢志耕耘年复年。
畦垄为笺锄作笔,人间忧乐聚心田。
诗人少年时的同窗友顺兄,读书不成,做了农民。此诗起句夸张,承句写实,第三句巧用比喻,层层铺垫,末句境界全出:“人间忧乐聚心田”。一个躬耕垄亩者,却心怀天下,人物栩栩如生,呼之欲出。
浙江云和题咏
仙宫湖碧映云川,雾壑晴峰一脉连。
鸟悦幽林吟妙韵,鸡催旭日上梯田。
牧童吆醒村边树,新妇浣沉潭底天。
耕读伊人忘岁月,持山作寿乐怡然。
这是诗人在全国诗赛中的获奖七律。云和地处浙江西南,居丽水市中部,素有"九山半水半分田"之称。瓯江上游—龙泉溪贯境而过。该地有仙宫湖景区,面积16平方公里,是一个以碧水、深湖、野生鱼为主题特色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景区。景区设有以“瓯江帆影”、佛教文化和船帮文化为主题的“十里云河”游线。所以首联说;“仙宫湖碧映云川,雾壑晴峰一脉连”。
颔联“鸟悦幽林吟妙韵,鸡催旭日上梯田”,用拟人手法,为读者描摹出云和梯田胜景——梯田景区位于云和崇头镇,开发于唐初,兴于元、明,总面积51平方公里,海拔跨度为200米-1400多米,共有700多层。此联“鸟”、“鸡”是鸟纲类动物相对;尤觉工整;下联“上梯田”语带双关,化典无痕——李白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有句曰:“脚著谢公屐,身登青云梯。半壁见海日,空中闻天鸡”。
颈联“牧童吆醒村边树,新妇浣沉潭底天”,字字工对。用拟人、夸张手法,将一幅农耕文明时代村童放牧,少妇浣纱美丽图景,呈现给读者。
因前三联大量描写云和诸般景致,故末联纯属抒情:“耕读伊人忘岁月,持山作寿乐怡然”。耕读是我国古代传统的耕读文化,人们日耕夜读,所以古代江南地区人才辈出。“持山作寿”,典出唐武三思诗句“愿持山作寿,恒用劫为年”,即“寿比南山”之意,尾联托出这世外桃源之境。
诗人胸罗万卷,故涉笔成趣,举重若轻。全诗紧扣主题,立意鲜明,措辞雅致,呼应得当。在全国诗赛中得奖,绝非浪得虚名。
2012年,是杜甫诞辰1300年纪念年。诗人有七律
缅怀杜工部
昏君佞相绝贤良,安史鏖兵国祚殃。
社稷将倾心惨切,家乡已邈意彷徨。
秋风破屋忧寒士,暮雨摧舟哭乱唐。
野老胸怀齐日月,诗声载道与天长。
首联写唐玄宗后期沉溺声色,重用李林甫、杨国忠二奸,排斥贤良张九龄,裴耀卿和杜甫等青年才俊,终于导致安史之乱,盛唐国祚就此转衰。
杜甫经历了开元盛世,也经历了安史之乱全过程。杜甫一生的创作,与他的时代息息相关。因此该诗颔联开始切入写杜甫:“社稷将倾心惨切,家乡已邈意彷徨”;杜甫广为人知的名句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;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”就是杜甫当时的作品,可为该联作注。颈联“秋风破屋忧寒士,暮雨摧舟哭乱唐”,上联从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”裁剪凝聚而来;下联“暮雨摧舟”则由“老病有孤舟”衍化而来;宋代罗大经在《鹤林玉露》中认为杜甫《登高》里的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”这一联有“八悲”,读者可以算算,陈继豪先生这首诗有几悲?
杜甫自称“杜陵野老”,百姓尊他诗圣,故末联以“野老胸怀齐日月,诗声载道与天长”作结,全诗至此,一个忧国忧民的诗圣形象,跃然纸上。
诗人敬仰诗圣,饱读杜诗,深谙杜甫生平事迹,故丙申二月深圳诗词学会迎春会,席间拈得“北”字定体填词,一首长调一挥而就:
念奴娇·乙未秋谒杜甫草堂感赋
寻踪天府,正当空雁字,风亭横笛。花径不因秋冷落,凝雾衍生环碧。何处蓬门,韦庄重葺,万里桥西宅。蕉风竹影,百花潭水之北。
乱世瘦马难行,盛唐安在,入蜀他乡客。幸寄浣花溪岸畔,茅屋却遭风拆,仰叹犹思,四方寒士,笔底民声泣。瘴风寒雨,病舟犹赋心迹。
成都杜甫草堂幸晚唐诗人韦庄寻得故迹重新修整得以延续。
安史之乱之唐肃宗乾元元年,杜甫贬官,得一官弃瘦马,自叹命与其相似,而咏“瘦马行”。词中“天府”、“花径”、“蓬门”、“茅屋”、“寒士”、“病舟”“百花潭”、“浣花溪”、“万里桥西”、“韦庄重葺”、“笔底民声”皆围绕杜甫发生,正如郭沫若题草堂联有“民间疾苦,笔底波澜”句。全词苍凉沉郁,大有“凄凉四顾,慷慨生哀”之慨。这是笔者见过的写杜甫最精彩的一首长调。
鹧鸪天•古筝妙韵
谁抚琴弦唱鹧鸪?宫商角羽妙音符。
寒鸦戏水秋晴曲,丹凤朝阳春煦图。
流泛韵,震心枢,悲欢离合指间抒。
狂飙如泻银河落,撼动昆仑雪溅珠。
继豪先生这首【鸪鹧天·古筝妙韵】从描写弹筝者轻拢慢捻的形象,写到格调委婉、韵味别致的潮乐《寒鸦戏水》以及中西合璧、余韵悠长的名曲《丹凤朝阳》,其间情景交融,最后高潮迭起,将一曲古筝妙韵,描摹得惟妙惟肖,达到令人“如听仙乐耳暂明”的效果,非词律、乐理俱精者,绝难为之。诗人另有一首描写音乐的【水调歌头•潮阳笛套音乐】,郭业大先生在《深圳诗词》2013年第一期称该词“形神兼备、名实合一地慨述了笛套锣鼓乐的宏大内涵与精彩表现,尤其在勾勒出笛套鼓乐的气势、声威、高雅风韵、回环旋律之后,又巧妙地嵌入大量鼓乐曲名而读之毫无枯燥之感……”可谓尊崇备至。这里就不再赘述了。
继豪兄填词,用龙榆生《唐宋词格律》,严格遵守“词林正韵”,措辞工雅,承转得当,化典无痕;内容则紧扣主题,立意鲜明,如下面三首。
行香子·罗浮山
道辟玄黄,世历沧桑。数东粤、四百峰光。仙游神赴,鹤驻龙藏。集华山险,黄山秀,泰山昌。
存眞抱朴,显圣纯阳。又坡老、此贬南疆。罗浮易主,酬唱流芳。咏朝霞灿,飞霞幻,晚霞茫。
此双调小令采用苏轼所用之定格。起拍引入道教天地沧桑之演变。位于粤东的罗浮山,四百多山峰九百多瀑布流泉,自古便是儒释道向往之地。秦时,道士安其入罗浮醉酥醪;汉文帝游说赵佗的使者陆贾到粤,惊奇发现罗浮山;隋朝时,赵师雄远道而来便做起梅梦;民国陈济棠主粤时,在酥醪观後山巧遇群鹤跟随盘旋,後来陈建“驻鹤亭”纪念。歇拍处引入华山、黄山、泰山,罗浮与之并美。
过片又引典:常来常往的吕纯阳;东晋在此开辟道场并写成【抱朴子】的葛洪;迟来的苏东坡,吟成千古绝唱,罗浮再度易主。美哉罗浮,最后在虚实变幻的霞彩中收拍。这一阕【行香子】,上下片的首二句,严格按偶句入调,全词音节流美。入选【古今诗人颂罗浮】,并被多位书家构为书法作品。
鹊桥仙·赠武汉诗友
丙申正月初六日,学会宴武汉诗友,席间,拈得“雪”字,
议定填【鹊桥仙】为咏。
楚山藏梦,大江泛韵,黄鹤楼头云悦。忽闻玉笛载唐音,引来那、千湖明月。
丙申迎岁,莲峰宴客,举酒抒怀言切。大鹏潮起浪淘沙,同心唱、阳春白雪。
金缕曲·乙未初冬谒汉中紫柏山张良庙
乙未岁杪,深版第三次版主会,以王安石《元日》诗廿八字分韵,余拈得“竹”字,议定填词牌【金缕曲】
紫柏初游目。直惊乎、石门天险,子房归宿。博浪飞椎空雪恨,复得黄公兵牍。施巧计、鸿门脱束。栈道残痕留崖壁,乃运筹帷幄兵戎逐。尸遍野,鬼魂哭。
江山归汉功臣戮,叹萧何、更悲韩信,死无分竹。谁遣留侯辞爵去?从赤松为高足。参辟谷、云端乘鹿。吐纳云烟三界外,正瑶池千载蟠桃熟。瞻仰处,史堪读。
*张良,字子房,刘邦谋士,本姓姬,在博浪沙(今河南省)椎秦未遂,改姓张。避下邳(今徐州东)得黄石公授书,後助刘邦鸿门宴脱险,又助刘兴汉。汉立,张辞侯于秦岭紫柏山入仙道。
*分竹:授予象征权力的竹使符,即授权。将竹节分劈为两半雕刻为符,一半给予受权者,一半留宫中,谓“分竹”。
此二阕在网上获得一片赞誉之声。
陈继豪不但诗词俱佳,尤擅对联。下面,先从他【题卓锡古寺白牛岩梵音亭】二副七字联谈起。
一
松风玉笛莺啼序,丽日丹霞自在天。
二
白牛问道千秋岁,紫燕裁诗一剪梅。
第一联之妙,在于将词牌“莺啼序”作为偏正结构与“自在天”相对,此对需道行深厚者方能为之;第二联妙在字字工对,浑然天成,后三字都是词牌名,融比喻、拟人、借代、夸张、用典等修辞方式于一炉。读后令人心存意念,过目不忘:
作者精湛的联艺,在《题广州梦欣品艺茶庐》一联中,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——
品为标格,艺苑衍才情,把春风夏雨、秋月冬阳,都赋予清音妙韵;
茶逸神思,庐庭涵意趣,偕绿水青山、白云紫霭,尽溶入盏海壶天。
首先将“品艺茶庐”四字镶嵌得十分自然流畅,达到了“羚羊挂角,无迹可寻”的境界。
《红楼梦》里,妙玉请黛玉、宝钗、宝玉品茶,调笑宝玉说,“岂不闻一杯为品,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,三杯就是饮牛饮骡的了。所以说,“品为标格”。品,即是某种风范、气度。“茶逸神思”:茶,飘逸出来的香气,令人产生神思妙想。“艺”“庐”二字,诗人将它融入“艺苑”“庐庭”,作为两个处所相对,犹显工整、自然。再往下看“艺苑衍才情”,“衍”是延长,开展:如衍绎,推衍。“庐庭涵意趣”,“涵”是包容,包含:如涵蓄,蕴涵,海涵。“衍”者外拓,“涵”者内敛。尽显对仗之妙。“才情”对“意趣”,也紧扣主题。下来是春夏秋冬与四种颜色本句对,如行云流水,美不胜收。
最后“清音妙韵”与“盏海壶天”,前者是“品”、“艺”的结果;后者呼应“茶”、“庐”,匠心独运。该联堪称陈继豪对联代表作。为广州梦欣品艺茶庐增色不少。
正因为诗人联艺高超,因此2014年在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发起世界潮人微征文活动中,连同上面对联和以下四副对联,皆获一等奖,下面四联是——
潮阳东岩山门联
一
揽胜喜登临,诗咏白牛卧月、金顶垂岚、石岩梦雪,
山海云连昭气象;
寻踪犹景仰,心铭颠祖开基、伯琦啸韵、御史留题,
俊贤辈出蔚人文。
二
胜迹启清思,危峰堪作笔,松筠泉石皆诗意;
罡风消俗虑,落瀑若垂笺,云霭山川入画图。
三
岭表聚烟霞,登临且向三摩地,抛开物我;
佛庭祈福慧,归去犹携八吉祥,证得因缘。
四
练江西拱,落日染金波,飞霞连碧宇;
海气南来,潮音弘妙法,暮鼓震尘寰。
与以上对联同获一等奖的还有咏潮阳文光塔几首诗,有这么多的诗联同时获一等奖,可喜可贺。
下面三副挽联,是诗者为著名企业家、书法家、诗人唐大进先生的先严、著名西秦戏传承人唐托先生百岁逝世所撰:
敬挽汕尾西秦戏剧家唐托老先生百岁驾鹤
一
百岁行藏,箫弦起处台型足
一生冠盖,锣鼓催时意象奇
二
风流演绎,梨园最好是西秦,漫生桃李
德艺宏成,正线称奇源北国,契合因缘
三
宫商合切而行板,乃正统秦腔,传承是道
仁德和衷以致然,有贤明后裔,恪守唯章
2007年19月27日,马其钝先生在香港大公报发表的《挽联﹕从鲁迅到巴金》一文中说:如今的挽联鲜有佳者。
其实,如今的挽联水平,并不衰败。只是,高手隐于市。如陈继豪挽唐托先生三联就都是字字珠玑的佳联。
第一联“百岁”、“一生”是数量词相对,更妙的是,唐老一生刚好活了一百岁;“行藏”、“冠盖”是名词相对;“行藏”内涵极广,这里作行止、生涯解;“冠盖”原为戏剧道具。联中作事业解。箫弦、锣鼓,都是戏剧用具;属名词相对;“起处”指方位,“催时”指时间;全联至此语气起一波折,灵气尽显。“台型”是戏剧术语,指戏剧演员装着及亮相,与“意象”作为名词相对,前者是外在形象,后者是内涵意境。末字“足”、“奇”是形容词相对,挽百岁戏剧名家以“足奇”结尾,极为工巧,传神。
第二联,西秦由宋、明两朝西北地区的西秦腔流入闽、台、粤,定格于广东海陆丰,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,至清初形成西秦戏。“梨园最好是西秦”为清代海丰举人黄宗道“竹枝词”句。
诗人信手拈来对“正线称奇源北国”,正线与西皮、流水皆为古中原曲调名。作为戏剧名词正好与“梨园”相对;最后“桃—李”、“因—缘”既为本句对,亦为对句对。全联对仗工稳,虚实相间,道出西秦来龙去脉,赞颂逝者德艺双馨,非艺臻化境者,难作此联。
第三联以叙事形式,告慰逝者,西秦这一剧种,从正统秦腔传承而来,如今后继有人……。
三联主题围绕“一个中心”,措辞文采斐然,内容各有侧重,唐老泉下有知,当无憾矣!
诗、词、联,古老华夏独特有的文学瑰宝,历史上留了多少千古绝唱!这三者既相互渗透、依存,又各以其特色而独立存在。在各个不同时期,各有其发展高峰。吟诗、填词、撰对,当要综合社会、自然、历史、人文、哲学等诸多方面的学识与修养和驾驭文字的能力。相信陈继豪先生的创作高峰将在到来之中,期待有更多佳作问世。
对联学堂第五讲 对联写作对联学堂第五讲对联写作
主讲云渡野桥
前面的话:现在的初级班今非昔比,人才济济、藏龙卧虎,给大家讲课实在惶恐。本人才疏学浅,不敢妄言人师,只希望能尽力做好一个指路人的角色。对联是雕虫小技,入门的门槛低,但它同时也是一门学问,需要我们用心去探求。没人能说自己是对联通,本次讲义纯属一家之言,大家姑妄听之,讲得不对,讲得不好的地方请多多包涵。望我们共同交流,共同提高。快快乐乐上网,轻轻松松玩联。
开篇:凡事难者亦易也,易者亦难也,成败取决于个人的态度,正所谓“师傅引进门,修行在个人”。成联要细讲,恐怕讲几天几夜也讲不完,所以这里只能给大家讲个大概,请大家见谅,如果有想深造的同学,毕业后可加入中级班和高级班继续学习。
一、内功篇
要写好对联,首先要培养我们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素养。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多读、多记、多想。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,读于声则行云流水,记于脑则明霞散绮,思于心则剥茧抽丝。
多读——常读名家的诗、词、曲、对联……体味古典文学之美。陶醉于铿锵的音韵之中,幻想于优美的意境之中,流连隽永的文字之中。从而增强兴趣,收获快乐和美的享受,把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有趣。为什么要多读诗、词、曲?因为对联是由诗、词、曲发展而来,词、曲的长短句和领字尤其要留意,因为在长联的创作中时常会运用。在多读时我们还应留意句中的平仄,这对入声字的记忆和格律知识的熟悉很有帮助。多读时还要慢慢培养起能够筛选鉴别好坏的慧眼。
推荐书目:
《唐诗三百首》、《宋词三百首》、《元曲三百首》、《声律启蒙》、《龙文鞭影》、《笠翁对韵》……
《四溟诗话》、《原诗》、《一瓢诗话》、《人间词话》……
多记——读,往往是流光片影,只有记在脑里才有真正的收获。在多读时一定要积累。积累不是漫无目的的死记硬背,而要背得巧、背得好。有些诗词不用全背,只要截取其中优美的句子和词汇就足够了,为我们以后的创作打下基础。多读好句子有利于提升对意境的感悟,多记有利于以后创作的造境。(例一)多记词汇可以使写出的句子更具古意,更具文采;(例二)多记前人十分工整的词汇,对以后对联和成联在速度上和工稳上有很大帮助。(例三)
例一:
淮南王:王孙游兮不归,春草生兮萋萋。白居易化为:春草年年绿,王孙归不归。
李群玉:请量东海水,看取浅深愁。李白化为:“请君试问东流水,别意与之谁短长。
对句:慧禅填欲海 [逸灵公子]出句:风雨动心舟 [红蕖碧水]
云桥:禅音平欲浪;慧海渡心舟。
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。
例二:
李云:晓日照疏窗。谢榛:寒日澹虚牖。
云桥:青山深处有鸣蝉。云桥:翠微深叠隐鸣蜩。
此皆出一机杼,而词汇不同,意味不同。
例三:
簪山带水最奇处;风户云梁独上时。簪山==带水,风户==云梁。
知事少时烦恼少;识人多处是非多。烦恼==是非
国乱思良将;家贫思贤妻。国乱==家贫,良将==贤妻
多思——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多读多记还不行,还要随时思考。只有思考后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东西,否则始终是东施效颦。思考什么?思考句子的结构、意境,如果对古典诗词的这两点不了解和熟悉,在遣词造句时就会出现很多问题,如:语句混乱,辞不达意,过于白话等。(例一)还有就是思考能不能将所记的句子和词汇化用到创作中,多思是为了多得和活用。
(例二)
例一:
随手摘下一朵花。随手摘下花一朵。意思相同,结构不同,效果不同。
千丝饮露烟波钓,一镜澄光天地收。烟波钓是倒装,理解为钓烟波,如果不熟悉句子结构,很容易写成,如:一镜澄光燕雀啼。
多思还可以帮助我们活用。
例二:
簪山带水最奇处;风户云梁独上时。学习自对化得:
月烛柳帘藏水府;流光飞羽只瑶池。
知事少时烦恼少;识人多处是非多。烦恼对是非化得:
莫因妄语增烦恼;且以平心辨是非。
阶下别开丛菊径;亭间新碎小诗天。碎字化得:
晴雪呵梅羞老树;春风碎绿饰新花。
二、招式篇
只有招式没有内功,那是花拳绣腿;只有内功没有招式,那是枯燥乏味。适当的运用招式,可以使我们的对联生动活泼,趣味无穷。这里的招式便是对联的写作方法,对联的技巧。
(以下摘自大蒙校长讲义)
一、集句式
集句,就是把别人的诗词、文章中符合对联特点、意思连贯的现成句子,组成一副对联。集句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。如:
举杯邀明月(李白句)
放眼看青山(白居易句)
二、摘句式
摘句,也是对联创作方式的一种,就是直接摘取诗文中的偶句而成的。如:
江作青罗带====水如碧玉簪(韩愈的《送桂州严大夫》)
三、脱化式
脱化,又叫翻新,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,将关诗词文章中的句子,略加改动,表达出新的主题,而作成新对联。如:有名的联名为:
不明才主弃,
多故病人疏
这是纪晓岗将孟浩然的诗句:“不才明主弃,多病故人疏”稍加改动而成的。
四、创新式
创新式是用自己的话写成的对联。这是对联创作中是常见的一种方式。有扩联创新式,对句创新式,定题创新式,自由创新式。最常用的是自由创新式,就是我们常说的自己完成整联。我们这一讲主要是介绍整联的常用撰联方法。
对联写作技巧:
(一)、遣词技巧
1、比喻法
比喻法。如:勤是摇钱树==俭为聚宝盆
福如东海长流水===寿比南山不老松
书山有路勤为径===学海无涯苦作舟
过去曾有人写了一联讽刺大堂六部:
刑户吏礼工兵,大堂六部;
马牛羊鸡犬豕,小畜一家。
2、夸张法
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,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。如:
声驱千骑疾==气卷万山来
铁汉三杯软脚===金刚一盏摇头。
一粒米中藏世界==半边锅里煮乾坤。
3、衬托法
衬托法,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,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。如:
四面荷花三面柳===一城春色半城湖。(济南大明湖联)
今尚祀虞,东汉已无高后庙==斯真霸越,西施羞上范家船。(淅江绍兴上虞虞姬庙联)
4、对比法
心清水浊==山矮人高。
野心家祸国殃民,生不如死===革命者忠心亦胆,死而犹生。
5、反对法
反对,是上下两联,一正一反,意思互相映衬。如河南函谷关犹龙阁联:未许田文轻策马,
愿闻老子再骑牛。
6、正对法
正对的上下两联,角度不同,意思是互相补充的。例如:
山势巍峨,翮鸟不能越过;
崖壁峻峭,飞猿亦苦攀登。
上下两联都是讲摩天岭的高峻。上联极言其高,下联极言其峻。两联的意思是互为补充的。
7、自对法
自对,又称“句中自对”或“当句对”,指对联中的字词句,不仅上下联相对仗,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(即所谓句中)也存在对仗。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,更增添了对衬美。如:
入流亡所====登岸舍舟(注:所引对联未注明作者或出处的,均出自拙著《触闻集——佛教对联八百副》一书,下同。)
其中,“入流”与“亡所”、“登岸”与“舍舟”,就是句中自对。又如,“荣辱”对“是非”、“至高无上”对“微妙甚深”、“溪声山色”对“暮鼓晨钟”、“烦恼即菩提”对“微尘含刹土”、“如秤锤落井、砺石沉潭”对“纵仙术隐空、神通入海”等,不仅上下联相对,而且句中也都有自对。句中自对的用法,在对联(特别是长联)中,运用得比较广泛。当然,有句中自对,则上下联之间的对仗,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。如:
闲云野鹤翩翩去
万水千山得得来
其中,“闲云”与“野鹤”“万水”与“千山”,自对颇工,但上下联之间,对仗就宽些。
8、串对法
串对又叫流水对,意思是顺连,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。如长沙岳麓山联:
直登云麓三千丈,
来看长沙百万家。
“登”是为了“看”,“看”是“登”的目的。这副对联不过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说,上下联意思是顺连的。还有四川白马关庞靖侯祠联:
明知落凤存先帝,
甘让卧龙作老臣。
这副对联上联写庞统的牺牲精神,下联交代牺牲的动机。也是一副很好的串对。
9、借对法
借对。所谓借对,就是在用某个词的甲义的同时,又借用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。借对分借上与借下两种。借下联的词语以适应上联的,叫借下。例如:
灯明月明,照得大明一统;
君乐臣乐,求彼永乐万年。
这副题明成祖观灯的对联中,下联的“永乐”就是用“永远快乐”的联意的同时,借其表明成祖年号的意思来与上联的“大明”相对。又如:
红白相兼,醉后怎分南北;
青黄不接,贫来尽卖东西。
红白指两种酒。这副联中,下联的“东西”就是在表明物件意思的同时,借其意思来对上联的“南北”。
同理,借上联的词语来对应下联,叫借上。例如:
沧海月明珠有泪;
蓝田日暖玉生烟。
这副对联的“沧”本意是“寒”的意思,因与“苍”同音,这里便借以表示颜色的“苍”(深绿色)同“蓝”相对。
由于借对有较高的技巧性,因此也是难度比较大的巧对。大家多看、多练自然熟能生巧。
10、双关法
利用同音字,使语带双关。例如:
因荷而得藕;
有杏不须梅。“荷”、“藕”、“杏”、“梅”另有谐音,第二层意思是:
因何而得偶;
有幸不须媒。
再如:
莲子心中苦;
梨儿腹内酸。
第二层意思是:
怜子心中苦;
离儿腹内酸。
11、用数法
对联中巧妙地运用数字,心增强对联的表现力,显得生动活泼。如:
万树梅花一潭水==四时烟雨半山云。
五六月间无署气==二三更夜有钟声。
孤庙独宿一将军,单枪匹马==对河两岸二渔翁,并钓双沟。
12、用典法
用典——借历史典故或有出处的词语来说明问题。例如:
观瞻气象耀民魂,喜今朝祠宇重开,老柏千年抬望眼;
收拾山河酬壮志,看此日神州奋起,新程万里驾长车。
这是赵朴初先生为岳飞庙题的对联,用了五典。“老柏”指岳飞墓前精忠柏,传为岳飞忠魂所化。“抬望眼”、“收拾山河”、“壮志”、“驾长车”都出自岳飞的《满江红》。《文心雕龙——丽辞》说“言对为易,事对为难”,就是指用典。用典之所以难,是因为文意两方面都不易配合妥当。赵先生的这副对联用的自然而贴切,即使没有读过《满江红》的,也照样可以理解。当然,用典冷僻,晦涩难懂,是不宜提倡的。
还有引用搅动,假换称法,比拟法,同异法,增语法等等,不一一介绍了
(二)、用字技巧
1、析字法
析字联。所谓析字联是指联中采用了拼拆汉字形体的技巧,或分或合而成联。
一明分日月;
五岳各丘山。
鸿是江边鸟;
蚕为天下虫。
2、合字法
如:八刀分米粉==千里重金钟(老字体)。
二人土上座==一月日边明。
3、复字法
即上下联分别有一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出现。如:
佳水佳山佳风佳月,千秋佳地;
痴声痴色痴梦痴情,几辈痴人。
读书好,耕田好,学好便好;
创业难,守业难,知难不难。
4、叠字法
水水山山,处处明明秀秀;
晴晴雨雨,年年暮暮朝朝。
四化蓝图图图美,
九州春色色色新。
5、谐音法
蒲叶桃叶葡萄叶,草本木本;
梅花桂花玫瑰花,春香秋香。
童子打桐籽,桐籽不落,童子不乐;
麻姑采蘑菇,蘑菇真鲜,麻姑真仙。
6、同傍法
同旁联。所谓同旁联意指联中采用相同偏旁部首。
烟锁池塘柳;
炮镇海城楼。
(广东东莞虎门联。)
三个土头考老者;
五家王子弄琵琶。
王老者一身土气;
朱先生半截牛形。
(相传某地有个王老头很会作对联,附近一位朱秀才见他普普通通的样子,颇有些不以为然。一日秀才登门便言:王老者一身土气,王老头对道:朱先生半截牛形。秀才默然。朱秀才的上联用了析字法。因“王”、“老”、“者”三字,均含有土字在内,故云“一身土气”。王老头的对句也用析字法,因“朱”、“先”、“生”三字都含有牛字在内,且都在上部,故云“半截牛形”。)
湛江港清波滚滚;
渤海湾浊浪滔滔。
嗟叹嚎啕哽咽喉;
泪滴湘江流满海。
驱骚驶驽骜马骤;
植檀栽桂森木荣。
荷花茎藕蓬莲苔;
芙蓉芍药蕊芬芳。
寂寞寒窗空守寡;
俊俏佳人伴伶仃。
逢迎远近逍遥过;
进退连还运道通。
迎送远近通达道;
进退迅速游逍遥。
7、重言重言,就是在一联中多次使用某个或某些词语,以取得某种艺术效果。有以一个字为单位进行重言的。如:
赤面秉赤心,骑赤兔追风,驰骋时毋忘赤帝;青灯观青史,仗青龙偃月,隐微处不愧青天。这副对联题于湖北当阳玉泉山关帝庙。上联重言“赤”字,下联重言“青”字,比为单字重言。也有以几个字为单结重言的,如:慕汉宋两完人,文章绝世,书法绝世;称巴蜀一胜境,琵琶有声,铜锣有声。这副对联题于四川云阳张飞庙,上联重的“绝世”,下联重的“有声”,都是以两字为单位的。如浙江天台山方广寺的长联: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,总和三百六十击钟鼓声,无声不寂;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,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,有色皆空。上联重言“声”,下联重言“色”,佛理通秀,妙不可言。
还有拟声法,飞白法,析数法,应首法,等等,
三、江湖篇
对联如同作文,现归纳成联“八字诀”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1、立题——主题先行,立竿见影。
2、布局——选择角度,组织材料,安排虚实
3、起稿——选择运用修辞方法和对联技巧。如修辞:比喻、拟人、夸张、反复、顶针、互文等。技巧:集句、当句自对、叠字、用典、谐音、拆字、流水对、无情等。
4、修饰——反复吟咏,检查格律,看似乎通畅。锤炼字词,明了联意,提升意境。
本讲义由大蒙校长撰写并经多位老师修定而成。红色字体是我的体会。这里讲的“对联的谋篇”主要是针对成联创作而提出的,如果是应对可以承接上联句法,不用单独运筹帷幄。
第一节立意明确
云说:意有两层:一为意思,二为意境。此处“意”指全联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而非意境。更确切说是立题,作联如作文,应该主题先行,然后根据主题安排材料和词句。
诗以意为主,楹联也如此。王夫之在《姜斋诗话》里指出,“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,俱以意为主,意犹帅也,无帅之兵,谓之乌合。李杜所以称大家者,无意之诗,十不得一二也,烟云泉石,花鸟苔林,全铺锦帐,寓意则灵。”意,就是楹联中的“题旨”,作者写一副楹联作品,必须要明确歌颂什么,赞美什么,批判什么,总得要有个明确的感情。没有立意在先,再好的文辞、再好的技巧,也只能是文字的堆砌。一副楹联,不仅要寓意明确,还要立意高远、精神。古今名联,或言及风物,或追溯历史,或以文采见长,或以技巧取胜,而成佳构。如清嘉庆进士陈大纲写的湖南岳阳楼联:
四面湖山归眼底;
万家忧乐到心头。
云说:此联上写实,下由实抒情。
此联独辟蹊径,写风景,言简意赅,只在出句点破而已。下联笔锋突转,从四面湖山的空旷即而想到万家忧乐,这是全联的主题所在,立意也就在于此。作者若没有真挚的怜悯之心,是绝不会写出这样的联句的。
立意,也叫命意,是对联之前提。对联具有广泛的社会效应,因此,作品首先要做到主题明确,意象清晰,概念具体。你要写什么,怎么写,均在立意之中。应该说,艺术的提炼往往来源于笔前的立意,点晴之笔往往来自于熟虑的思考和机智的文采。请看山海关一联:
群山尽作窥边势;
大海能销出塞声。
云说:在题写风物时,通常要抓住该风物的本质特点,上下围绕实物发生联想,而少于发表自己的情怀,也就是言物之情而非人之情。当然如果是言志联另当别论。
联语道出“山”、“海”之气势,巧用“窥边”、“出塞”二词,拟戍边将士,透出了山海关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负荷的重要性。作者犹如向人们述说历史,把人们牵回那烽火硝烟的岁月之中。立意可谓高妙、奇绝。被人们视为不可多得之上品。
1、立意正确,体现时代精神
云说:所谓具有时代精神就是要新和贴近当前社会背景。新一是意思要新,二是词要新。用老词写新意尚可一观,用新词写老意别有滋味。今年春晚的获胜联大多是老词写新意,围绕和谐展开。老词如:华夏,神州,春风等。
时代精神,指的是一个时代的思想面貌。不同时代的思想面貌是不一样的。一副好的对联应给人以健康的情感,正确的思想和时代气息。在立意上要做到:要热爱祖国,关心国家大事,要歌颂广大人民群众,要有全局观念,要站得高、望得远,不拘泥于个人和得失恩怨。写风景名胜,写祖国江山等等。
迎来科普队奔向小康村(联都大蒙)
金鸡鸣两岁科技富三农(联都大蒙)
金鸡报晓迎丰岁丹凤朝阳奔小康(联都大蒙)
科技振三农,堆金积玉文明传万代,益子利孙(联都大蒙)
本人的这几副春联,基本上反映祖国大江南北富有时代特色的农村面貌。
然而,有一些联,则是非常陈旧,是“老掉牙”的了,如:
财丁两旺;
富贵双全。
一看就比较陈腐,是过去那种:“七男三女”的多子多福,大富大贵的旧观念。且与现在的计生国策不相符,没有时代感。
2、立意鲜明,态度明朗
创作对联,要立意鲜明,态度明朗,爱什么,恨什么,支持什么,反对什么,要表达清楚。
青山有幸埋忠骨;
白铁无辜铸佞臣。
这是岳飞墓联,上联歌颂岳飞之“忠”。上联痛恨秦刽之“佞”,态度非常鲜明。
才过小龙年,又催千里马;
曾经大风浪,更上一层楼。
这是1990年《太原北郊报》春节征联获得一等奖的联。作者通过这副对联,表明了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心。
3、立意新颖,不落俗套
创作对联,要体现出自己的独特见解,不要人云亦云,不要重复别人写的东西。
风景共楹联一色;
人文与经济齐飞。
这是2004年11月,在南昌首届楹联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的节目表演中,反复朗诵的一副佳作。作者能在《滕王阁序》中的名句:“秋水共长天一色;落霞与孤鹜齐飞”中化解出来,赋予时代和南昌新十景的内容。非常巧妙,不落俗套,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推崇。
第二节取象真实
云说:象为意之表,意象是意境表达的载体,也是联句情与景的交融。取象,或称物色,就是选取意象,这是在楹联立意之后不得不考虑的问题。
那么什么是意象呢?所谓意象,即是楹联中带有作者主观感情色彩的形象。换句话说,就是作者在构思时直接浮现于头脑中的多种形象,借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情感。平时我们所说的触景生情,这个“景”就是我们说的“象”。
要做到取象自然真实,首先要对所写的对象要有深入的了解。其次是用语要切人、切事、切情、切地、切时。
对联的切题方法:
云说:对联切题巧妙在于虚实结合有致。写物,常规写法是上下联皆写物的外貌形状,略高一筹的是一句状貌一句写质(用途、特性),若无状貌而尽显物之特性者为妙。写人写事,应该一实一虚。一句围绕人或事,一句抒情议论。如果是长联上下联皆可在前分句后分句间安排虚实。
1、抓住所咏的人、物、事的本质特征来进行楹联创作。如:
利国利民真壮士;
伟基伟业耀蓝天。(联都大蒙)
这联作于2005年春节,是为航天英雄杨利伟先生而写的(见《中国楹联》2005年第一期)。杨利伟是航天英雄,他的事业就在蓝天上,联中紧扣了“蓝天”和“壮士”这两个特定“景象”,基本上做到切人切时切事。
2、将所咏的人、物、事巧妙置于联中,写出特色。
特等奖
国越千年,际逢六合,听今日鸡鸣三省
商拥四海,城发多元,看河东凤举九天(《联都》网友(江西)潘一之)
这是《联都》网友(江西)潘一之先生在河东“今日国际商城”海内外有奖征联大赛中获得特等奖的联。联中嵌了“河东今日国际商城”,非常自然。此联主要反映了商城特色和河东风貌及地临三省的特点。联作应积极向上、内容健康、立意高远、雅俗共赏、富有文艺色彩,符合对联格律,尽可能将传统的文艺形式与现代的商贸气氛有机结合,将深邃的文化内涵与通俗的语言文字精巧结合。用对联这一传统的文学艺术奇葩,显示商城的广告宣传效果。
又如,广州市韩江酒楼上的一副联:
韩愈送穷,刘伶醉酒;
江淹作赋,王粲登楼。
这副联巧妙地引用了与诗酒有紧密关联的四个历史人物:韩愈、刘伶、江淹、王粲。在对联的首尾嵌入了酒楼名“韩江酒楼”四个字,十分贴切。
第三节言志高远
舜帝曰:“诗言志,歌咏言。”这是在说诗体的文学宗旨。楹联也同样如此。诗不言志,作者无法将自己的理想、抱负、志向、情趣抒发出来,从这一点说,“志”应是诗的灵魂,联与诗同在写法上,言志可分为两种,一种是有意的表白,一种是无意的流露。
前者如清代彭元瑞写的自勉联:
何物动人?二月杏花八月桂;
有谁催我?三更灯火五更鸡。
虽然是旧时代的勤奋苦读心态,但是对于今天来说,同样有着很好的教育意义。
再有如长篇小说《红岩》中革命志士为牺牲难友龙光章同志献出的一副挽联:
是七尺男儿,生能舍己;
作千秋雄魂,死不还家。
辜鸿铭集苏轼的一副对联则属后者:
荷尽已无擎雨盖;
菊残犹有傲霜枝。
周策纵的集词联,似不自觉的无意流露,然而最能看出人物的思想情趣。
请看:
别来风月为谁留?二分尘土,一分流水;
啼到春归无处寻,红了樱桃,绿了芭蕉。
孟子在论诗时曾提出过“以意逆志”和“知人论世”的两种读书方法,前者是说只有全面理解了作品,才能了解作者的思路;后者是说要读懂某作家的作品,一定对其作者的身世有所了解才行。两者相互为用,会对我们欣赏对联大有帮助。在对联创作过程中,要遵循“诗言志”的宗旨,强调写作态度端正、严肃,因作品一旦写出,便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,如处理得不好,轻的闹出笑话,严重者还会带来很坏的社会影响。
第四节抒情真切
抒情是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。可“直抒胸臆”,谓直接抒情,亦可“寓情于景”,谓间接抒情。它带有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,并反映一定时代、一定人群的某种共同感情,以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。晋朝陆机就指出过“诗缘情”之说。他说的情乃是指人们的心灵意绪,它包括人生悲喜之感,而以真实感人作为其审美之特征。
请看周作人挽马隅卿联:
月夜看灯才一梦;
雨窗欹枕更何人。
马隅卿为北大教授,是周的故友。上联写二人前一天还一道观灯,仅隔一个梦(即一夜)就病逝了;下联写自己在风雨中转侧不安的情绪。联语洗练,既不写逝者生平之业绩,也不写自己悲痛欲绝的伤情,而只写一方空间,以小事托出,极富诗意。此深情笃意完全是自寓情于景中道来,此种写法属于间接抒情。还有一种抒情手法既不属于直接抒情,又不属于间接抒情,从字面上看似通篇写景,无一字涉及主观情绪,但作者思想感情已在不尽然中融化在其中了。
如山东济南大明湖联:
四面荷花三面柳;
一城山色半城湖。
联中不掺入任何主观情绪,只将此地现实风景以直接的手法托出,俨然一幅风景优美的山水画。然而我们却不能说作者无“诗兴”之作。试问,如果作者没有热爱祖国,热爱生活的心情,又怎能写出这样饱醮情感,寓意舒展的佳作呢?古人云:“一切景语皆情语”即是此理。
第五节章法灵活
章法即指文章的组织结构。一般而言,写对联是无成法可循的。总的来说,对联章法灵活,意思完整,语言清新,主题思想突出。在创作过程中,我们还是应该借鉴诗歌的一些创作方法,因此学习对联,还要懂得一些作诗章法,这对我们楹联创作是有帮助的。
如,南京燕子矶永济寺联:
松声、竹声、钟磬声,声声自在;
山色、水色、烟霞色,色色皆空。
此联构思巧妙,上联写声音美,用了五个“声”字,并用“声声自在”谱出了一曲大自然和谐优美的交响乐。下联写视觉美,而美丽的山光水色以“空”定论,表达了出家人超凡脱俗的思想。全联声色相间,加之运用反复手法,从不用的角度强调了其所见所闻,从而使联语更加鲜明,节奏铿锵有力。
请看徐达为故邸撰写一联:
大江东去,浪淘尽千古英雄,问楼外青山,山外白云,何处是唐宫汉阙;
小苑春回,莺唤起一庭佳丽,看池边绿树,树边红雨,此地有舜日尧天。
上联前两句从苏轼《念奴娇·大江东去》词中化出,由此引发对祖国山河的怀恋之情,发思古之幽情。此为大处着笔,给读者展开一副风云迭起,辽远壮丽的景象;下联则从小处点墨,从小见大,错落有序,使人观之有物、闻之有声,感情贴切,一“问”一“看”使得起、承、转、合十分得体,叹为观止矣。
总之,对联的章法,要应用灵活,要求周密、完整,布局得体,脉胳清晰,还要做到跌宕有致,那种平铺直叙的写法,是无章法可言的,也很少写出较好的对联。
好了,文章到此结束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。